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

KONI 1150黃金版之開箱

碟盤、煞車、輪圈都換了,當然就是該輪到避震了。底盤強化這件事並不能歸類於改裝,而是為了安全性XD...

至於用什麼避震好?當然也是問了許多前輩,現有的改裝是否素喜?還是有推薦哪個品牌型號,有車友推薦KONI,也有車廠建議KW,大致上做了一些功課,KONI for S3 8L最頂應該就是1150,在往下是1140、1130,而KW就是V3,往下是V2、V1,當然在價格、功能性都有差異,最高階的就是高低、軟硬可調,原本是考慮KONI 1140或是KW V2,不過有車友勸敗直上KONI 1150或KW V3,當然只好聽從前輩的指教。KW V3是不錯,但遠比1150要貴不少。

聽說香港是改車的聖地,有不少套件在香港買是便宜的,以KONI 1150為例,先前所問到的折合台幣大約是不到4萬元,而台灣公司貨大約是53000元,水貨大概是47000元左右,原本是想從香港訂,不過4萬元加上貨幣轉換費率、運費、有的沒的,可能也差不多快接近水貨價格,想想還是直接買水貨,反正這東西不是電子零件,應該不會有新品就故障的問題才是。S3 8L並非熱門車款,大多物品都不會有現貨...就是要訂啦...坐船3個月...

其實會換避震還有一個原因,19吋的圈胎上去之後,原本的避震根本就太低了,在壓坑的時候會擦到內規板,這又牽扯到另一個原因,因為墊的太緊繃,框胎切齊輪拱過於完美,一切都是犯賤所致。


等了近三個月,終於來了...



這是完美的開箱角度!

一共有四支...廢話,一車不然是幾支XD

後面的桶身跟彈簧是分開的


後避震的桶身


前避震桶身與彈簧

這個環節是用來調整高度

上面的部份是用來調整軟硬,前避震打開引擎蓋從上座就可以調整,很方便


後避震用來調整高低的KIT套件

配件,說明書、前避震軟硬調整工具、高低調整用扳手、不知名的罐裝噴霧器(貌似是保護作用?

軟硬調整的說明書

最大有720度可調整

KONI 1150只有調整前避震軟硬比較簡單,用一個套桶的工具旋轉就可以調整,後避震軟硬就得把桶身拆下來才能調整,而前後的高低則是得頂高,然後用工具轉。

用了大約也將近10個月的時間,整體還算是舒適滿意,不過所附的彈簧有點篇軟...那又是另外一篇的犯賤故事了XD...

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

STOPTECH 4活塞卡鉗+355mm碟盤 整理烤漆

底盤是改車的首要條件,雖然說S3 8L原廠設定已經算相當素喜,但...人嘛...套句某數字大的話...犯賤沒有極限,其實犯賤才是改車首要條件,對了...還有周遭的車友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催化劑角色,譬如誰誰誰換了組煞車,原車拆下,有些流血價拋售的二手改裝品...你說,能不收嗎?對得起自己嗎?半夜會不會輾轉難眠?我相信一定會有的,敗吧...就敗吧...改車不是什麼壞事,想一想總比去泡夜店、酒店省得多了阿,男人的鋁圈、避震什麼的,就跟女人出門需要一個體面的包一樣...更何況我們不需要很多組鋁圈或避震的。

你知道的,這有很多連動關係,跟女人一樣,買了包要衣服、鞋子、配件搭配,還要看場合搭配,男人的車沒有那麼複雜,但也有那麼點裙帶效應就是了。有了19吋的鋁圈,你是不是覺得鋁圈內的東西有點過於空虛,盤太小、卡鉗不夠亮眼,有點撐不起這個圈的感覺?是嘛...就是犯賤,幾個路人沒事去注意你盤太小、卡鉗不夠亮眼?是..俺就是賤...但賤完很爽...

回歸到主題,這組STOPTECH 4活塞卡鉗加上355mm的碟盤是車友升級所拆下,反正俺一直是視覺系主義,開快、速度並不是我所追求,但該快還是要快,緊急的時候還是得煞得住,現在路上小屁孩、三寶多,很多不是快才會出事,運氣不好就來這麼一下了。其實最主要還是要讓19吋圈裡面不要有遺憾,是重點。

圈裡面的盤是312mm,很有遺憾...起碼要355mm才比較素喜,最好在加上亮眼的卡鉗!


車友拆下的卡鉗、盤直上當然沒問題,不過既然拆下了,最好還是花點錢整理一下,卡鉗烤漆一下、盤磨一磨,整付看起來像是新的,更素喜阿..







外觀看起來是還ok,只是字樣有點掉漆,整體是沒有太大的問題。不過既然要整理烤漆,當然要選一下比較跳的顏色,卡鉗雖然在輪圈裡面,但有點顏色綴飾,看起來就會相當亮眼,尤其車子在動的時候更為明顯,畫龍點睛就是用在這了,只是有點遺憾,車主自己開車永遠看不到這副景象。不過人嘛,多數犯賤不是給自己看的...

橘色還不錯!大多數車身顏色都沒有太大的違和感,當然鐵灰車身配銀色鋁圈加上橘色卡鉗也是屬於90分以上的組合。


FERODO的來另片,看型號好像是Porsche 964所使用。



轉接座,另外訂製

烤漆的部份還算細緻

內活塞沒有很大,34/30mm,不過對我來說已經夠用,起碼外觀視覺上很OK







355mm對於19吋而言還有些空間,不過視覺上來已經很不錯了

從裝好到現在差不多有10個月左右,雖然說活塞有點小,但對我而言已經相當夠用,踏點有點高,但這一切都是習慣性的問題。

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

MTM 19吋整理烤漆、真圓

是的,這是第二次鋁圈拿去整理、烤漆,去年八月的事情...


其實在Oettinger 18吋烤完了槍灰之後,一直覺得它暗沉,畢竟車子顏色是鐵灰,這兩色配起來,有人安慰的說它看起來頗殺,但實際上我並不滿意,不夠顯眼,加上念念不忘19吋,只要在心裡犯了滴咕便要達成,一直是我敗家的座右銘。

鐵灰加上槍灰的圈殺氣重?或許吧...但不和我的使貸偶

對於鋁圈的選擇,"輕"絕不是我的第一考量,搭起來順眼、舒服才是重點。其實MTM鋁圈的樣式一直是經典不敗,去年還是今年推出的細爪就例外了XD。其實找這個圈也好一陣子,新品也問過價錢,不過四顆要價8萬多接近9萬著實的花不下去,想想看加上胎皮輕鬆破10萬阿,直到我在拍賣上看到了一組價格還可以接受的MTM 19吋含胎...只要32000元,當然,這是車主自售,也還算便宜了,不過我考慮了許久,原車是A3 8P使用,5孔112的規格,S3 8L是5孔100的規格,但還好是ET50夠多,如果轉接座厚度還可以允許。只不過可能車底盤會重了點,不怕...俺是開Look的,速度不是那麼計較的。

MTM 19" 加上S001 235/35/19的胎皮

來的這組圈是黑色,搭配紅色滾邊,品相其實沒有很優,加上顏色跟鐵灰並不搭配(不想再走殺氣路線,要走溫和派),當然就是烤漆,順便整理真圓也比較安心。不過前後我送烤了兩次,做了真圓兩次,第一次搞了一肚子火。


有了第一次經驗,Oettinger 18吋整理烤漆後,有人說我被貴了,貌似不需要那麼多錢,烤漆
四顆不需要一萬。當然,這種事情可能需要金錢的累積才會有一些經驗,或是車友的諄諄教誨。第二次咱就有經驗了,上網找了一些"可能"、"或許"可靠的店家,可以從他們所交付的成品照片或是一些車友經驗來判斷,真的四顆不用一萬,或許19吋要超過一點。


為了不被告,或是有紛爭,第一次送烤稱之為B店家。B店家是在網路上找到的一家鋁圈烤漆,在FB上面看到不少成品,"感覺"貌似也是挺不錯的,送烤的也不泛有些高級車在內,不疑有他,反正也近,圈就送過去,順便橋了價格,四顆19吋做雙色加上真圓處理,印象中大概一萬出頭,交貨期壓了10天左右。


交期打了電話去問,店家說還沒好,還要一些時間,又過了幾天,又到了交付時間,跟我約了晚上7點,延到了8點,又在延9點,再來沒消息,我就直接殺到工廠去了,看他們在搞啥小,去那邊看他們也是在旁納涼,我說圈勒,帶我進去烤漆房看,根本不能看阿,烤的很慘,鼻涕不少,就連顏色也不是原本敲的,說什麼新來的師傅烤壞了,他們要重新烤過,要我在給他幾天時間,沒問題,再給,我就是脾氣好,意外我都能接受的。


回去想了一天,這種手路我實在無法接受,隔天電話對方橋好,東西我拿回來,不烤,這種品質也不能收錢,我另外在找店家重新處理。說真圓有處理,好,我願意付真圓處理的4000元(4咖),我這種好咖去哪找....


這是B店家烤的成品,乍看貌似還算ok,但MTM的字樣沒有做顏色處理,原本答應是有的,不然我這樣做雙色是有啥意義嗎...

有不少部分都像這樣,邊緣粗糙、鼻涕....重點是顏色也不對...


後來收回來的鋁圈搬到了A店家,A店家也就是我先前烤Oettinger 18的店家,貴,但起碼品質能接受,但有多貴...四咖要價20400元(這單據我就有留著),只要能搞好,錢在一定接受度範圍內都不是重點了。過一天店家打電話來,真圓不圓喔,有三咖要重做,我才剛在B店給了4000元,這啥小。這任誰心裡應該都不爽吧,我馬上打了電話過去,他解釋說因為機台的關係,真圓度會有點差異,意思聽起來就是他機台比較差,真圓度可能不是很高,這樣?算了,我實在懶得在那邊灰有的沒的。再花三千真圓,幹!也就是這四咖搞好 4000+20400+3000=27400....


另外,裝上去還得需要轉接座,5孔112轉5孔100,四片忘了多少錢,印象中大概要六七千元。為了切齊輪拱,前面是3公分,後面為3.5公分,四片的重量4.4公斤左右。至於安全性可能是不少人所質疑,不過我開了一年多都沒啥問題就是。





呼,前前後後搞了快一個月,再怎有耐心毅力的都要被磨光,不過看到最後驗收的結果,總算是鬆了一口氣,完美!無話可說....




霧面金油看起來很像是金屬質感!



前後大概只有1指多,很緊繃的設定

切齊輪拱,也是很緊繃的設定...

唯一比較美中不足的是鋁圈蓋,外面是一層膠膜,但裡面那層看起來是有點損傷,問過MTM代理,這四顆鋁圈蓋要6000....這我就沒那麼堅持了...







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

S3 8L第一次坐大黃

曾經聽過南部一位玩車的大哥說,俺最忌諱的就是車子(二手)來沒多久就要坐大黃,雖然已經整理的差不多,但卻因為坐了大黃憤而賣車。有沒有這麼憤...他的內心我無法探索以及揣測,但搭大黃肯定是每一位不管愛不愛車的車主的痛。不過其實我倒覺得相當慶幸...

這事發生在2012年11月13日...

還記得前一天我拿到了S3 8L專屬的貼紙,是社團內一位車友所製,雖然之中參考了國外的版本,但相當適合這台車,三個元素加上一個結果,手排+渦輪+四驅=爽!簡潔扼要,淋漓盡致,我相信沒有更好的形容了。

當然,收到之後找了個空閒的下午,好好的安貼在車子後窗上。因為貼紙是內貼,有隔熱紙的關係,在地下室不好拍出成品上傳社團繳交作業,所以把車子開到了外面路邊,想要完成這項任務。

拍完照之後驅車回家,悲劇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,拿著車鑰匙轉動點火的時候,鬆動毫無彈力,當然也不會點火成功,坐在車上轉了七七四十九次也是相同結果,重點是我週末訂好了飯店準備開去台東一遊。

接近大家下班的五點,我先打給了Audi和鋒,確認他們休息時間,在撥電話給我那尊貴需繳交年費的美國運通卡,看有無道路救援服務,答案是肯定的,當然有,重點是:抱歉您未事先登錄車號資料,所以無法立即給您免費的救援服務。所以有卡的請務必先登錄資料,免得要用的時候,信用卡還在那邊機歪。

我只能說就連搭大黃都很帥氣...

在車上跟司機大哥聊了很多,不過時間已久,哪還記得,只知道最後結算司機大概少算了一些,1300元從朝馬拖到大里的和鋒。

和鋒並沒有辦法立即處理,主要也是沒有料,然後拆卸可能需要不少時間,只好把週末的台東之旅延期。其實是好事,如果出發第一天到台東就發生這事,結局可想而知...


最後檢查是引擎鎖槍管裡面的東西斷了,整個槍管得換掉,零件費用5549元,工資2600,順便換了電瓶61AH/330A,費用5569元。老顧客零件九折...

S3 8L前車牌專用架

其實車牌會掉不是沒原因,原先保桿上用來固定車牌的孔已經崩牙了,雖然說沒有固定位置,拿自攻牙螺絲在攻個孔就好,但似乎有更好的解決方案。

看了一些車友的前車牌是有一塊專用的架子,俺的怎沒勒,其實後來研究,日匯進來的車大多有這塊牌子,所以這也算是識別區隔的方式之一。日本的車牌尺寸與台灣相近,所以這塊專用的車牌架是很完美的,非得來搞一塊...

在東問西打聽之後,終於有熱心車友詢問到料號,並且幫忙德訂了一塊,價格大概是兩千多還是三千多已經忘記,而且螺絲是要另外購買,一顆印象中是80元,需要5顆。

料號是8L9 807 287 GRU,如果您剛好也需要的話。


固定用螺絲其實可以不用買,直接去五金行找合用的就可以。


五個大孔內部是鎖點,對應前保的孔位,另外兩個小鎖點是上車牌用的。車牌框是塑膠材質,需自行烤漆。


一開始我是沒烤,直接把我包膜剩餘的消光黑拿來用,感覺是沒有灰色來得詭異,但後來沒幾天還是直接送烤了。